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河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之风

 

英国历史学家克拉潘说:“当18世纪之末,新动力和新机器连同它们几乎无穷无尽的能力在不列颠突飞猛进的时候,他们震撼了这个社会。”他描述的是

A. 殖民扩张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商业战争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 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 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 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C. 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 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的立法机构负责的内阁制,而是相反,大臣对宰相负责,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该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出自于

A. 1848年《共产党宣言》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7年《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A.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B. 保证国会的绝对立法权

C. 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D. 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社会动荡加剧。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宪法确立了

A. 联邦制

B. 总统制

C. 民主制

D. 共和制

 

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8世纪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 追求民族解放    B. 实现国家统    C. 争取自由平等    D. 实行民主政治

 

《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时“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内战的爆发    B. 光荣革命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议会改革

 

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A. 血腥的殖民掠夺    B. 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

C. 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D. 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

 

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形成庞大的商业贸易帝国,这个国家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德国

D. 荷兰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 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 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 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 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 陶片放逐法

B. 万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自然法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的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他指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

A. 实行财产等级制

B. 给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成立了四百人议事会

 

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农耕文明

C. 小国寡民

D. 寡头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有何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某同学以“近代中国百年梦”为主题整理出部分资料卡片。要求:参考卡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三张卡片提示,回答卡片中①②③空白处的问题。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百年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

——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材料三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部合作,确认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期为30年。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英两国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材料三中,1980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表明新时期我国奉行了什么外交政策?总结中国对外关系史,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历史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标准》

材料二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三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四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法律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律规定“盗徒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黥、劓(割鼻)等。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引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法律是化解社会危机的“稳压器”,罗马法正是在一波波社会矛盾斗争中逐渐走向完善的。正如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罗马法制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并评价秦律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对罗马法具有的即时作用和“永恒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

 

1957年,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行政村的基层组织

 

图阴影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据此判断,中共在这一局势下(   )

A.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

A. 平民的权利    B. 商人的权利

C. 教会的权利    D. 国王的权利

 

下面哪一句歌谣不能反映图片所描绘的那个时代 (  )。

../../../Administrator.L60JQPCBP4MKPUE/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3IABQVUS/L174A.TIF

A.“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B.“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

C.“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D.“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从美国搬走。以上材料说明

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 美国不承担任何国际义务 联合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受到挑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09年是英国“光荣革命”胜利320周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 )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

B. 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

C. 近代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

D. 以“法治、臣民”为特征的近代社会完全形成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A. 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

B.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C. 农民的掠夺

D. 英国资本家固有财产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A.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B. 中国农村人口多

C.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征

D. 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