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A.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 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C. 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D. 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因斯坦的和平主义思想

 

时间

活动

1914年

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字

1929年

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

1930年

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1939年

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1943年

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

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1948年

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的“预防性战争”。

1950年

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1951年

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据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爱因斯坦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材料二: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代的民匠(通称工匠)是官营手工业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明廷对工匠的管理是从编定匠籍入手的,各色人等一旦编入匠籍,便世役永充,子孙承袭,为官营手工业从事劳作。之后,朝廷为协调好生产,又推行了工匠轮班制。洪武十九年(1386年),将各地工匠按照其丁力和路途远近,定以三年一班,轮流赴京服役,时间为三个月,役满更替。但工匠怠工或逃亡是明代官营手工业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为此,明代工匠制度再次发生重大变革,一是由始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五班轮流,一律改为四年一班;二是自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全国匠民一律推行以银代役,此时属于北京的班匠银为六万四千一百一十七两八钱。这意味着班匠与明代官营手工业已无直接关系,不再受封建劳役的束缚;且对于明廷来讲,财政无疑又开发出一个新的税种。班匠虽不上工,但仍隶属匠籍,但此时的匠籍,只是政府征收班匠银的一个依据,已无其他意义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工匠制度的演变及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工匠制度改革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與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历、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照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殴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宋朝在当时国际军事舞台上远逊于汉唐,其政治弱势地位使它缺乏胸怀世界、吞并八荒的政治抱负……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海外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新商路。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

——摘自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把世界上最遥远的部分联结在一起,让它们能够互通有无,能够增加彼此的快乐,能够促进彼此的工业。其中,这些发现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丝绸之路与汉代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两件事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贸易与宋代海外贸易的不同。

 

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 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 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 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D. 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1960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A. “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B. 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 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 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均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 三权分立制

B. 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C. 国会两院制

D. 联邦制

 

冯天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祷求雨、下劝农令,以‘帝亲耕,后亲蚕’之类的仪式和奖励农事的政令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作。”作者在此说明的是统治者

A. 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    B. 安抚民心的政治作秀

C. 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    D. 以农为本的治国之道

 

这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政治的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成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A. 自我

B. 物质

C. 逻辑

D. 理念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适应皇权需要

B. 倡导重德修身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 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 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C. 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 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董仲舒曾说:“仁之美者在于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表明董仲舒

A. 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

B. 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来自天意

C. 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

D. 认为君民关系等同于天地关系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电视剧《大国医》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大国医被称为“医圣”,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人编著的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 《本草纲目》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九章算术》

 

197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价值43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这一方案

A. 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

B. 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

C. 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

D. 说明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什么?

 

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存在过僭主制    B. 面积大

C. 崇尚武力    D. 实行民主政体

 

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A. 公开性

B. 民主性

C. 效率高低

D. 有无辩论

 

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来源于:

A. 古代中国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雅典民主制在民主运作方式上表现为

①差额选举 ②终身制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雅典民主制中“轮番而治”的含义是(  )

A. 几个执政官轮流执政

B. 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C.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交替进行

D. 辩论中的胜利者执政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 贵族集体统治

B. 全体国民投票表决

C.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 全体国民轮番而治

 

在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大会是(  )

①最高行政机关  ②负责决定一切国家大事③公民大会洋溢着热烈、公开、有序、文明的辩论和表决气息④其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西汉设立中朝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