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求证:DC⊥BE.
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上的点(不与B、C重合),点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 (2)证明:
某人欲从点A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预到达点B240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10 m.求该河的宽度.
已知等腰△ABC的顶角∠A=36°. (1)作底角∠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 (2)通过计算,说明△ABD和△BDC都是等腰三角形.
画出将左图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画出将右图以直线MN为对称轴翻折后的图形.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 A. C.
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如图(1),一架梯子长为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3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1m(如图(2)),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 A.1m B.大于1m C.不大于1m D.介于0.5m和1m之间
如图,在△ABC中,∠A=36°,∠C=72°,∠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根据下列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A.AB=3,BC=4,AC=8 B.AB=3,BC=4,∠A=30° C.∠A=60°,∠B=45°,AB=6 D.∠C=90°,AB=6
下列“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 ). A.4cm B.5cm C.6cm D.10cm
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②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③全等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④所有正方形都全等.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如图,△ABC中,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D、E两点,并连接BD、DE.若∠A=30°,AB=AC,则∠BDE的度数为( ). A.45° B.52.5° C.67.5° D.75°
判断下列几组数据中,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 A.6,15,17 B.7,12,15 C.13,15,20 D.7,24,25
在△ABC中,AB=AC=12 cm,BC=6 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 cm的速度沿B→A→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那么当t=_______秒时,过D、P两点的直线将的△ABC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0,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
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的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若绕长直角边中点M转动,使上面一块的斜边刚好过下面一块的直角顶点,如图,∠A=30°,AC=10,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C′间的距离是_______.
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_______.
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长为_______.
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
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如图,AB⊥BD于点B,ED⊥BD于点D,AB=CD,BC=DE,则∠ACE=_______.
已知△ABC≌△DEF,△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DF=25cm,那么BC=_______.
如图,直线y=k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OB:OC=
(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 (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2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①试写出△AOB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探索: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1.③在②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观察与发现:将矩形纸片AOCB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B落在点B′处(如图),折痕为EF.小明发现△AEF为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实践与应用:以点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矩形的边OC、OA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若顶点B的坐标为(9,3),请求出折痕EF的长及EF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如图,直线y=- 求(1)点B'的坐标.(2)直线AM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如图,两摞相同规格的饭碗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请根据图中给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整齐摆放在桌面上饭碗的高度y(cm)与饭碗数x(个)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2)把这两摞饭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这摞饭碗的高度是多少?
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3),且与正比例函数y= 求:(1)a的值.(2)k、b的值。(3)这两个函数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