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市高一下期中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宣传反共反苏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体会寓意。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美苏争霸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东欧剧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对于参与欧洲一体化,英国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英国曾坚决拒绝卷入任何涉及转让国家主权的欧洲一体化行动。但当舒曼计划公布后,“令英国感到担心的是,戴高乐(法国总统)正在采取行动,企图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政治经济联盟。”于是决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就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   

A.认识到自己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   

B.力求挽回被欧洲大陆国家抛弃的命运

C.不想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D.借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进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   

A.与发展中国家结盟

B.消除了意识形态影响

C.努力拓展外交空间

D.突破了西方国家封锁禁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末)今制度驰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豪,以为私属。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B.政府不抑制兼并

C.地主兼并农民土地     D.封建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漕运,是指中央政府在地方征收租税后,由水道运往京城,或供宫中消费,或充军需,或作仓储。漕运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水运比陆运更为发达          B.最高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偏离          D.西粮东运,可顺长江而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各项中,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等地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而农田日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厂,必然之势也。”

C.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D.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下表显示了某人于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某人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的淡薄

C.经济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

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而守旧派名士叶德辉却说:“一、中国地处世界东南,而‘四十之序先春夏,五行之位首东南’。二、五色,黄属土,土居中央,西人辨中人为黄种,是天地开辟之初隐与中人以中位。”一现象表明   

A.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被逐步打破

B.中国传统思想仍占据主流意识形态

C.近代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新旧杂陈

D.近代报刊成为宣传新知的媒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这组数据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B.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迅速成就巨大 

C.农业得以发展但其经济权重大幅下降

D.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推进顺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干不干,照吃饭——好坏不分;多劳不能多得——大小不分;社员占用公家东西——公私不分。”之所以出现20世纪50年代末这种现象是因为   

A.一五计划       B.人民公社制度

C.大练钢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57年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A.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大量增加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反应的时代特征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面红旗       ②造反有理       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流行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此理解的最合理是   

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土地经营体制变革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④表达了农民对土地改革的拥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迪亚士的远航        B.达伽马的远航

C.哥伦布的远航        D.麦哲伦的远航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图中的分别代表了西方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三个时期的关系,它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外政策变化无常                  B.西方国家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工业革命逐步深入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

B.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

C.人类进入了钢的时代 

D.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东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速度不一

B.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

C.西欧城市与农村人口数变化频繁

D.工业文明下城市化进程远快于农业文明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1872年2月17日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 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C.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D.解决了私人工厂生产的盲目性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大蜕变:美国资本主义的腐败一文这说道:在凯恩斯主义的强力刺激下,美联储承担了管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结果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近百来美国经济刺激的主要手段,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被权贵资本主义捕获”,蜕变成为权贵利益集团进行游说和相互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到极大伤害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有力冲击了自由市场

B.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权贵资本主义

C.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民主的不协调

D.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国会被权贵控制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为1983~1984年度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一览表(单位英镑) 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家庭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A.政府已无力承担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的发展得到了重视

C.惩勤助懒现象日益突出                D.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生产,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这反映出苏联   

A.现有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B.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不够

C.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                   D.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中国“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10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万—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摘编自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咸丰九年(1859年),郑观应入英商宝顺洋行作低级雇员,为洋行开辟了江西、福州等处揽载行。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聘任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兼管账房、栈房等事务。光绪三年正月(1877年2月),郑观应与太古签汀的雇佣合同期满,因公司当局欣赏他的才能,又与他续订了为期五年的合同。自光绪初年始,上海机器织布局、津沪电报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局等企业中都有他的投资或股份。光绪七年,他总办上海电报分局,光绪八年二月接受北洋大臣李鸿章委任,就职轮船招商局帮办,正式脱离太古轮船公司。

郑观应初到轮船招商局上任,正值该局处于困难时期。郑现应在了解到招商局的弊端之后,拟订了救弊大纲16条,包括用人宜贤、合理调度、减少消耗、加快船运周期、赏罚分明、禁止工作人员舞弊等措施。与此同时,他偕唐廷枢于光绪九年与怡和、太古签订为期6年的齐价合同。这一合同虽然向外商作了某些妥协,但也起到一定的限制外商倾轧的作用。经过上述整顿,招商局业务颇有起色,出现了“股票价大涨”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观应整顿轮船招商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经济生涯发生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民国时期存在三大财团:华北财团、江浙财团、华南财团,其中江浙财团资本最为雄厚、所属工商金融机构最多、与政权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在民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发展与衰弱,在民族资产阶级中极具代表性,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中国遭受的曲折与困境。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晋商”,也有“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材料二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

“江浙财团”投资人和主办人大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些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出身于买办,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少集团带有较浓厚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倾向,但其民族资本成份则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现过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宁波帮”和传统商帮的区别,概括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最终走向衰弱和瓦解的原因。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天赋权利。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