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而使泡菜腐烂。造成泡菜腐烂的原因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
|
|
配制卤汤时,酒精是不可缺少的,对酒精量的要求为12%。卤汤中加入酒的目的不包括( ) A. 作为发酵原料 B.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 调节腐乳口味 D. 避免豆腐腐败
|
|
|
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接种纯净的菌种则品质更佳 B. 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发酵,果酒发酵温度最高 C. 果酒、果醋发酵需无氧环境,腐乳制作需有氧环境 D. 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大量酵母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
|
|
|
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 A. 氧气、糖源充足 B.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 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 氧气、糖源都缺少
|
|
|
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将消过毒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 B. 将发酵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 C.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D. 将冲洗除梗的葡萄放入冲洗后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
|
|
|
某种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 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对等位甚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现有一黑色雄性个体和多只基因型为eeff(甲)、eeFF(乙)的雌性个体,要确定黑色雄性 个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第二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若第一组的一个同学是拇指不能向背侧变曲,请推测他的一个哥哥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的概率是_____.根据表中的遗传情况分析,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但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
|
||||||||||||||||
|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阅读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将苏丹红一号染料直接注射入小鼠膀胱后(小鼠正常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膀胱被诱发产生了癌症. 资料2:从小鼠膀胱癌细胞中分离导致细胞癌变的ras基因,将其与正常细胞相应的DNA片段比较,癌变的ras基因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使原癌基因控制编码第12个氨基酸的密码子GCC(甘氨酸)变成了GUC(缬氨酸).这种突变ras的肿瘤蛋白,能持续促进细胞增殖. (1)苏丹红一号染料属于_____致癌因子,它可使_________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2)A图为小鼠膀胱癌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变化.
①从A图可知,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中的_______期. ②二氯甲二乙胺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够阻止参与DNA分子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用二氯甲二乙胺处理后,B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③根据图示,S期细胞数是______千个。
|
|
|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
|
|
某植物的花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白:粉:红,4:3:9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