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题型:连线题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宮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物……这反映了九卿

A.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 服务皇室,君权至上

C.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违背人伦礼仪

B. 不利于社会进步

C. 重视尊卑贵贱

D. 有利于凝聚宗族

 

题型:选择题
难度:压轴

《左传·僖公十八年》载:“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冬,邢人,狄人伐卫。”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

A. 周天子地位衰微

B. 分封制遭到破坏

C. 礼乐制不复存在

D. 血缘纽带趋向瓦解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封,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是

A. 周国力强盛,分封建国

B. 周的政治文化与夏商有惊人的继承性

C. 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日益完善

D. 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按周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春秋时期卿大夫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季孙氏这样的“僭礼”

A. 实质上是争夺权力的一种表现

B. 其根源在于周朝中央集权的弱化

C. 表明了儒家思想受到一定冲击

D. 体现了新兴奴隶主贵族力量上升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周代“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家国—体有利于维系统治

B. 家国异体实情具有离心力

C. 宗族观念根植于民众心里

D. 贵族政治不利于中央集权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87/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82 39283 39284 39285 39286 39287 39288 39289 39290 39291 3929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