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

A. 否定孔孟权威    B. 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 强调发明本心

 

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克己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尚贤

B. 主权在民

C. 以民为本

D. 道法自然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作为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

A. 克己复礼    B. 以法治国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8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78 39279 39280 39281 39282 39283 39284 39285 39286 39287 392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