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012年2月4日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有外媒指出,西方国家对中俄的做法感到“愤怒”,不过中俄坚持认为上述决议草案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整个世界和平有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稅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谈谈你的认识。
|
|
历史图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阅读上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美苏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知识予以说明
|
|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2)据材料二,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
|||||||||||||||||||||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民主权说” C. “人生而平等” D. “美德即知识”
|
|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内有许多含有“仁”和“德”两字的牌匾,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如仁寿殿、德兴殿、德和园等。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仁”“德”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十分广泛 B.“仁”“德”思想是古代衡量统治者的重要道德准则 C.“仁”“德”思想是欺骗、愚弄人民的封建糟粕 D.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
|
|
“该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给南北国家在区域范围内利用自由贸易区进行合作开创了先河”。材料中的“该组织”应是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
|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C.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D.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
对右边“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
|
20世纪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 A. 不同年代的人看时间有不同的偏好 B.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C. 中国老百姓一直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D. 我国的科学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