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反对教权主义 B. 反对封建统治 C. 反对神学世界观 D. 反对世俗权威
|
|
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 A. 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C. 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 D. 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
|
|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告诉别人应该信仰什么,也没有能够剥夺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没有对每一个问题利弊的详尽调查,任何人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人们必须拥有公开讨论一切问题的完全自由,而不必担忧受到政府的干预。”这里苏格拉底旨在强调 A. 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B. 公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思想自由和理性探索的合理性
|
|
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 A. 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B. 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 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 D. 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害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贵民之古义,不舍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 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
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 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 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 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 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
|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