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强的坚船利炮向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君主立宪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体现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
|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论 D. 进化论
|
|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第二种”东西指的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异发生时,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克己复礼 B. 天人感应 C. 三纲五常 D. 格物致知
|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 社会习俗趋向简约文明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 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 近代通讯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首批解放牌大卡车是在 A. 改革开放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文化大革命”期间
|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 A. 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农业“大跃进” C.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
|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最能体现洋务派“求富”思想的是 A. 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B. 开办轮船招商局 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
|
|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