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 重商政策 B. 抑商政策 C. 海禁政策 D. 锁国政策
|
|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
王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A. “一国两制” B. “独立自主” C. “和平共处” D. “九二共识”
|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段文字应该出现在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临时约法》 D. 《双十协定》
|
|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家。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国民大革命 D. 秋收起义
|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
|
下列制度中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 推恩令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
|
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建立三公九卿制 B. 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废丞相设内阁 D. 设立军机处
|
|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有一青铜器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 分封制 B. 礼乐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
|
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的教育改革涉及哪些领域?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