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

A.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 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 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 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A. 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 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 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 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人“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 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 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 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 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A. 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 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

C. 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

D. 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

 

明朝末年,传教士利玛窦写道:“中国人中真正受过教育的那些人最一致的见解是,这些……信仰其实可以合并为一,所有这些信仰都是可以而且应该信奉的。”这里的“见解”说明

A. 统治思想兼收并蓄

B. 外儒内法契合实际

C.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 学术争论趋于平淡

 

宋代理学家吕祖谦说:“讲学之方,日用躬行之实,具有科级循是而进,自卑(低)升高,自近及远……”下列言论与这一说法意思相近的是

A. “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A. 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B.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 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 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 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

A. 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

B. 农民差役负担沉重

C.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D. 政府注重扶贫济困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佛教徒出家要剃除须发,不得婚配。然而自东晋以来,佛教学者却对佛经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说教不断加以调整,他们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当时

A. 佛教与儒学实现了“两教合流”

B. 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

C. 佛教受儒学排拒而不断自我调适

D. 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9452/68464) 首页 上一页 19447 19448 19449 19450 19451 19452 19453 19454 19455 19456 1945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