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 练习2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佛教徒出家要剃除须发,不得婚配。然而自东晋以来,佛教学者却对佛经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说教不断加以调整,他们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当时

A. 佛教与儒学实现了“两教合流”

B. 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

C. 佛教受儒学排拒而不断自我调适

D. 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

A. 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

B. 农民差役负担沉重

C.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D. 政府注重扶贫济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 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 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 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

A. 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

B.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宋代理学家吕祖谦说:“讲学之方,日用躬行之实,具有科级循是而进,自卑(低)升高,自近及远……”下列言论与这一说法意思相近的是

A. “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朝末年,传教士利玛窦写道:“中国人中真正受过教育的那些人最一致的见解是,这些……信仰其实可以合并为一,所有这些信仰都是可以而且应该信奉的。”这里的“见解”说明

A. 统治思想兼收并蓄

B. 外儒内法契合实际

C.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 学术争论趋于平淡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A. 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 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

C. 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

D. 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人“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 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 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 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 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A. 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 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 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 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

A.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 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 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 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朝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寺庙的盛况。其中写道:“光宅嵩洛(迁都洛阳),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捐财产)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    B. 官吏搜刮百姓贪污成风

C. 儒家已丧失其正统地位    D. 佛教在各阶层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这说明程朱理学

A. 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

B. 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

C. 破除了宗教的精神束缚

D. 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

A.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

C. 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 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 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 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 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 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该材料意在强调

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

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

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颜元(1635—1704),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今属河北)人,康熙年间颜李学派的创始者。颜元认为自孔孟以后,孔孟儒学气运日降,儒业日毁。他说“孟子后之道之学,二千年总成一大谎”。他主张“习动”“习行”“实学”“致用”几方面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击宋明理学束“穷理”“静坐”等主张。现代学者评论说。他“对于宋以来的道学家一起推翻,没有一丝形式上的保留态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阅读材料一,归纳颜元思想的主要特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儒学与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是指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由上层社会向民间社会下移。原本仅适用于贵族、上层士人的儒家伦理和相应的思想观念深入到民间社会,将包括士、农、工、商在内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纳入到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内,使之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日益伦理化。原本限于少数学术精英进行研究的儒学、理学的高深的理论也普及到普通民众。儒学、理学的思想观念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心理诉求不断冲突、融合。明清时期儒学与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也有其思想特征。世俗化是指儒家的思想观念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互相交融,具有民间化、兼容性的思想特征。

—摘编自聂春艳《论儒学、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学与理学世俗化与实用化的表现及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