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法炼锌为现代炼锌的主要方法,下列是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制备单质锌的工业流程。
(1)烟气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取一种常见的强酸,该强酸为__________ 。 (2)浸出液以硫酸锌为主,还含有Fe 3+、Fe 2+、A1 3+、Cu 2+、Cd 2+、C1一等杂质,会影响锌的电解,必须除去。净化过程如下: ① 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将浸出液的pH调节为5.5左右,使Fe3+、A13+形成沉淀而除去,可选用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 B.NH3·H2 O C.ZnOH D.H2 SO4 ③ 用Zn除去Cu2+和Cd2+ ④ 用Ag2SO4除去Cl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硫酸锌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锌在_________极析出,其质量为_________ mg。
|
|
|
(原创) 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平衡。 (1) 氨水是中学常见碱 ①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常温下,0. 1 mol·L-1氨水pH为11 C.铵盐受热易分解 D.常温下,0. 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②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通入氨气 B.加入少量氯化铁固体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2)盐酸和醋酸是中学常见酸 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 滴定醋酸的曲线是 (填“I”或“II”)。 ② 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 。 ③ V1和V2的关系:V1 V2(填“>”、“=”或“<”)。 ④ 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为了研究难溶盐的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ⅠAgSCN是白色沉淀。 Ⅱ相同温度下,Ksp(AgI)= 8.3×10‾17 ,Ksp (AgSCN )= 1.0×10‾12 。 ① 步骤3中现象a是 。 ② 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的实验现象 。 ③ 向50 mL 0.005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50 mL0.005 mol•L‾1的 KSCN溶液,混合后溶液中Ag+的浓度约为 mol•L‾1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
|
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O和1 mol活性炭,发生反应: 2NO(g)+C(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 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减小 D.T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2)/c(NO)不变
|
||||||||||
|
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B.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c(Na+)=c(C2O42-)+c(H2C2O4)+c(HC2O4-)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42-)>c(H2C2O4)>c(HC2O4-) D.在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a2+)不变, c(C2O42-)将减小。(CaC2O4难溶于水)
|
|
|
(原创) 25℃时,向V mL PH= a的稀硫酸中,滴加10V mL pH=b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2c( SO42— ) = c(Na+),则a+b的值是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若 2C(s)+O2(g)=2CO(g) △H=-221.0 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C.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g)=2HCl (g) △H=-a kJ/mol, Ⅱ: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
|
|
一定温度下,向3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 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的Kw减小 B.当b= 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c (HCO3-) > c (CO32-) > c ( OH-) > c (H+) C.b= 0.3与b= 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c(Na+)+c(H+)==c(HCO3-)+c( OH-)
|
|
|
(原创)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pH= 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pH小于9 B.加水稀释,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增大 C.该溶液水电离出的c(OH-)== 10-9 D.CH3COOH在常温下Ka数值约为1×10-3
|
|
|
某温度下,将Fe(OH)3(s)、Cu(OH)2(s)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属阳离子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 Ksp[Fe(OH)3] >Ksp[Cu(OH)2] B.c、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 与c(OH-) 乘积不相等 C.Cu(OH)2在c点比在d点代表的溶液中溶解程度小 D.加适量浓NH3·H2O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
|
|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