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用于制备漂白粉 B.单质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用明矾净化水 D.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减少SO2排放
|
|
|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 _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 B.碱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应该选择碱式滴定管 C.滴定管润洗的方法是从上口将所要盛装的溶液装满,在从下口将液体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D.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的方法是打开活塞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 E.本实验中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量筒来量取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空白处。
(5)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
|
|||||||||||||||||||||||||||
|
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1)同温度下,等pH值的a.NaHCO3 b.NaCN c.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5℃时,将20mL 0.1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mo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 mol·L-1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SCN—) c(CH3COO—)(填“>”、“<”或“=”)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CH3COO-) b.c(H+) c.KW d.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
|||||||||||
|
(I)一种新型的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而备受重视。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做电解质,一极通入CO气体,另一极通入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制得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 (II)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 向B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习惯上把该工业生产称为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很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 (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 。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____________导出。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
|
|
(1)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mo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 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原因是 (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及文字表述回答。) (2)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3)实验证明,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步比一步困难。原因是 (提示:可以从粒子的电荷情况和电离平衡的移动两方面加以考虑)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是 (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
|
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 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d>c B.a=b>c>d C. b>a=d>c D.c>a=d>b
|
|
|
设某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且X > 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Cl-) B.c(NH4+) C.c(NH4+) D.c(Cl-)
|
|
|
在T ℃时, 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4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 8 B.b = 4 C.c = 5 D.d = 6
|
|||||||||||||||||
|
常温下时,有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不相同 B.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H+)>c(CH3COO-)>c(Cl﹣) c(OH﹣) C.分别用蒸馏水稀释m倍和n倍,若两溶液pH仍相同,则m<n D.中和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
|
常温下在下列条件时,可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CH3COOH K1=1.7×10﹣5 HclO K1=3.0×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A.如表提供的数据下:HClO、HCO3﹣、ClO﹣、CO32﹣ B.pH=3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