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50mL18mol/L的浓H2SO4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0.45mol B.=0.45mol C.0.45mol—0.90mol之间 D.>0.90mol
|
|
|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铝屑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1∶3 D.2∶1
|
|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
|
|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u2+、Cl-、OH- B.K+ 、Ca2+、HCO3-、OH- C.Fe2+、H+、SO42-、NO3- D.Na+、CO32-、OH-、K+
|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溶于水:Na+H2O=Na++OH-+H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H)4]-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D.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铁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氢气 B.氨气、液氨和氨水是同一种物质 C.NO2 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钠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
|
|
下列现象说明SO2具有氧化性的是( ) A.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退色 B.SO2通入石蕊试液中使之变红色 C.SO2通入氯水中使之退色 D.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
|
|
|
实现下列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 A.Fe→Fe3+ B.HCl→Cl2 C.MnO4-→Mn2+ D.NH3→NO
|
|
|
除去混在碳酸钠粉末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CaCl2溶液
|
|
|
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存放于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 B.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为防止被氧化,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硝酸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