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l3和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PCl5。 (1)已知PCl3的熔点、沸点分别为-93.6 ℃和76.1℃,PCl5的熔点为167 ℃。常温常压下,PCl3与Cl2反应生成41.7 g PCl5时放出热量24.7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PCl3(g)+Cl2(g)
①与实验a相比,b组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c组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②计算实验a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及Cl2的转化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
|
向V L 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HSO4稀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pH=11。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0.100 0 mol/L 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待测液: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烧碱样品2.500 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500 mL溶液。配制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2)滴定: ①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所配溶液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滴定管在装入反应液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浓度为0.100 0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滴定前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③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临近滴定终点时每滴一滴测一次pH。滴定过程中,测得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表:
(3)数据处理:
①在坐标图中绘出上述中和滴定曲线。 ②所测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
|||||||||||||||||||||||||||||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1)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H2O2的分解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现象和结论略)。
①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查文献可知,Cu2+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可发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对此展开讨论: ①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 热反应,导致_______________;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要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方案是 。
|
||||||||||||||||||||||||||
|
弱酸HA的电离常数Ka=
(1)根据上表数据填空: ①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酸,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分别向等体积、相同pH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粉,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v(HCl) v(CH3COOH)(填“=”、“>”或“<”下同),反应完全后,所得氢气的质量:m(H2)盐酸 m(H2)醋酸。 ③将0.2 mol/L HCN溶液与0.1 mol/L 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的c(H+) 比醋酸溶液中水电离的c(H+) ;电离常数Ka(HX) Ka(CH3COOH)(填“>”、“=”或“<”),理由是 。
|
|||||||||||
|
A、B、D、E、G、M六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A的一种核素无中子,B的单质既有分子晶体又有原子晶体,化合物DE2为红棕色气体,G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M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G多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元素B、D、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A和E组成的阳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化合物ABD的结构式为 ,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3)G、M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这两种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_。若晶体M密度为8.9 g·cm-3,则M的晶胞边长是 cm(不必计算出结果)。
|
|
|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和一定量的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A.CO、H2S的转化率之比为1:1 B.达平衡后H2S的体积分数为4% C.升高温度,COS浓度减小,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恒温下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CO、H2S、COS、H2各1 mol,平衡不移动
|
|
|
汽车上的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转化成无毒物质,反应为: 2NO(g)+2CO(g) 实验模拟催化转换器,恒温恒压时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刻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经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0~2 s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75×10-3 mol/(L·s) B.催化转化器对废气的转化速率在冬季时比夏季时高 C.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污染物的转化率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5.0×103
|
|||||||||||||||||||
|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采集的酸雨样品进行化验,测得数据如下:c(Na+)=5.0×10-6 mol/L、c(NH4+)=2.0×10-5 mol/L、c(NO3-)=2.0×10-4 mol/L、c(SO42-)=4.0×10-4 mol/L,H+和OH-浓度未测定,则此酸雨的pH约为 A.3 B.4 C.5 D.6
|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16 g氧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δ键数目为2NA B.23.4 g NaCl晶体中含有0.1NA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C.常温常压下,5 g D2O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为2.5NA D.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数小于2N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