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有X(g)+Y(g)⇌2Z(g);正反应放热.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 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据如图回答:从t2→t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 )
A.增大X或Y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Z的浓度 D.升高温度
|
|
|
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C.
|
|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mol•L﹣1
|
|
|
一定温度下,反应X(g)+3Y(g)⇌2Z(g)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
|
|
可逆反应2A+B⇌2C(g)(正反应放热),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若B为固体,则A一定是气体 D.A和B不可能都是气体
|
|
|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
|
|
某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H>0.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恒压,充入HI(g),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D.恒容,充入H2,I2(g)的体积分数降低
|
|
|
把3molP和2.5mol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 A.P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5mol/(L•min) B.Q的转化率是25% C.Q的平衡浓度是1mol/L D.x的值为2
|
|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
|
|
|
测知某一反应进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xA(气)+yB(气) 起始浓度(mol/L)3.0 1.00 2s末浓度(mol/L)1.8 0.6 0.8 推算出各物质系数之比x:y:z为( ) A.2:1:3 B.3:1:2 C.3:2:1 D.9: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