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NaAlO2溶液中 C. Cl2通入NaOH溶液中 D. 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
|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a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 2H2O = 2Na+ + 2OH- + H2 B.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SO2:SO2+OH-=HSO3- C.Al片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2Al + 2OH-+2H2O=2AlO2— +3H2↑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2ClO﹣+SO2+H2O=CaSO3↓+2HClO
|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 以防止暴沸 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 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先用稀硫酸洗净铂丝 D. 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
|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5gCl2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NA B.1.8 g NH4+含有质子数为10NA C.13.8g NO2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SO3、H
|
|
|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反应必须有氧气作氧化剂 C.2Fe+3Cl2=2FeCl3 ; Fe+S D.Mg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而Al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 ,因此还原性Al>Mg
|
|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酸钠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 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C.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氯水和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
|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①Si ②Al ③Cl ④Fe ⑤Na A.①②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
|
|
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g H2O;E蒸气的密度标准状况下约为2.68g/L,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F存在于栀子香油中,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
|
|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②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③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 (2)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液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3)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下列物质为常见有机物: ①甲苯 ②1,3﹣丁二烯 ③直馏汽油 ④植物油 填空: (1)既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变化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烃是 (填编号); (2)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填编号) (3)已知:环己烯可以通过1,3﹣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
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
现仅以1,3﹣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
(a)写出结构简式:A ;B (b)上图物质A,B,C,D中加氢后产物与甲基环己烷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A,B,C,D中的字母)。 (c)1mol A与1mol HBr加成可以得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