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0.1mol•L-1的H2SO4溶液中滴入0.1mol•L-1过量的Ba(OH)2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
|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Ca2+、SO4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 需消耗2. 24 L Cl2 D.从第④步到第⑥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
|
|
|
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不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 ①Fe3+ ②Fe2+ ③ I- ④SO32- ⑤CO32﹣ ⑥Ba2+ ⑦OH- ⑧Ag+ A.①⑥ B.①④⑥ C.①⑤ D.①⑤⑦⑧
|
|
|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 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品红溶液褪色 B.溴水橙色褪去 C.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D.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
|
下列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时,Na2CO3 的溶解度小于NaHCO3 的溶解度 B.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C.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气泡的速率更快 D.将二者配成溶液,再分别滴加Ca(OH)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HCO3
|
|
|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甲可用于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沉淀 B.乙可用于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丙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
|
|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O32-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层,若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I- D.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没有Fe2+
|
|
|
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Cu→CuO→Cu (OH)2→CuCl2 C.Mg→MgCl2→Mg(OH)2→MgSO4 D.Fe→FeCl2→Fe(OH)2→Fe(OH)3
|
|
|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
|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 A.NaNO2是氧化剂,NH4Cl是还原剂 B.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每生成1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