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元素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Mg2+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B.该元素一定在第二周期 C.若该离子是阳离子,则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D.若该离子是阴离子,则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
|
如图装置中, 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 (显中性的)食盐水和(显酸性的)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含C、Fe)块,a、 b中均能构成原电池而使铁分别被O2和H+ 腐蚀,放置一段时间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 ===Fe2+ D.a试管中O2得电子,b试管中H+ 得电子
|
|
以下各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甲烷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铝片与盐酸反应 D.氧化钙与水反应
|
|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经导线流向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
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七周期第0族 B.第六周期ⅡA族 C.第八周期第ⅠA族 D.第七周期第ⅦA族
|
|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于2009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海外展商有包括美国、法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大会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H的路线可简单表示如下: 已知: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的面积比为1∶1∶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系统命名)为________;C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F―→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C―→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同时符合下列3个条件: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不含甲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则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CuSO4在活化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方面有重要作用,主要是活化过程中生成CuS、Cu2S等一系列铜的硫化物活化组分。 (1)Cu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2)SO42-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中心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 (3)向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 (OH)4 ]2-。不考虑空间构型, [Cu(OH)4] 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4)资料显示ZnS为难溶物,在活化过程中,CuSO4能转化为CuS的原因是 。 (5)CuS比CuO的熔点 (填高或低),原因是 。 (6)闪锌矿的主要成分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________(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pm(列式表示)。
|
|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 ①下列情形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每消耗1mol CO的同时生成2molH2 B.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C.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D.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②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 K(B)(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0mol CO和6.0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mol/L, CO的转化率=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