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分子式为C2H6和C5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
|
在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g)和1 mol Y(g)进行反应:2X(g)+Y(g) A.Z=0.75 mol / L B.Z=1 mol / L
|
|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的反应:X(g)+Y(g)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因正反应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当v(X)=v(Z)时,反应达到平衡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NaOH中只含有离子键 C.CO2与SiO2都属于分子晶体 D.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NaCl>I2
|
|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KOH>Ca(OH)2>Mg(OH)2 ③稳定性:HCl>H2S>PH3 ④原子半径:Na<Mg<Al.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全部都正确
|
|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 B.H2O2的电子式: C.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
|
|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糖类
|
|
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1)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 _____。 (3)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
|
(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过氧化氢。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7.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分别取40 mL 0.50 mol/L盐酸与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 。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ΔH = ____________。 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 mL 0.50 mol/L盐酸跟10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