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若a2+a4+a15的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数列{Sn}中也为常数的项是( )
A.S7 B.S8 C.S13 D.S15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
![]() ![]() A.-2 B.-1 C.0 D.1 函数f(x)=xcosx的导函数f′(x)在区间[-π,π]上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若函数f(x)=kax-a-x,(a>0,a≠1)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g(x)=loga(x+k)的是( )
A. ![]() B. ![]() C. ![]() D. ![]() 已知函数
![]() A.1 B. ![]() C. ![]() D. ![]() 若集合A={x|x2-5x+4<0},B={x||x-a|<1},则“a∈(2,3)”是“B⊆A”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已知命题“p:∀x∈[1,2],x2-a≥0”命题q:“∃x>0,x2+2ax+2-a=0”是否存在实数a,使“命题p∧q”为真命题,若存在,求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命题P:函数f(x)=log2m(x+1)是增函数;命题Q:∀x∈R,x2+mx+1≥0.
(1)写出命题Q的否命题¬Q;并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得命题¬Q为真命题; (2)如果“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Y已知p:|1-
![]() 若p1p2=2(q1+q2),证明:关于x的方程x2+p1x+q1=0与方程x2+p2x+q2=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
已知p:|5x-2|>3,q:
![]() 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x2+ax+b≤0有非空解集,则a2-4b≥0,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已知下列命题:①“若x2+y2=0,则实数x、y全为零”的逆否命题;②“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命题;③“若m>2,则x2-2x+m>0的解集为R”的逆否命题;④“若a>b,则ac2>bc2”的逆命题.⑤把函数y=sin(-2x)(x∈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
![]() ![]()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豆子它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定是 .
已知条件p:x≤1,条件q:
![]() 命题“ax2-2ax+3>0恒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0或a≥3 B.a≤0或a≥3 C.a<0或a>3 D.0<a<3 一次函数
![]() A.m>1,且n<1 B.mn<0 C.m>0,且n<0 D.m<0,且n<0 设集合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下列语句中命题有_______个 其中真命题有_______个
①“等边三角形难道不是等腰三角形吗?”;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吗?”; 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④“珠海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海滨城市啊!”; ⑤“x+y为有理数,则x、y也都是有理数”; ⑥“作△ABC∽△A1B1C1”. A.2,0 B.4,2 C.3,2 D.4,3 用反证法证明:“a、b至少有一个为0”,应假设( )
A.b两个都为0 B.b只有一个为0 C.b至多有一个为0 D.b没有一个为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p为真,则p的否命题一定为假 B.命题p为真,则¬P一定为假 C.p:∀x∈R,x2+1>0,则¬P:∃x∈R,x2+1<0 D.“a、b都大于0”的否定是“a、b都不大于0” 下列命题:
①∃x∈{x|x是无理数},x2是有理数. ②∀x∈R,x3>x2 ③∃x∈R,x2-2x+1≤0 ④∀x<2,x<1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命题“存在x∈R,2x≤0”的否定是( )
A.不存在x∈R, ![]() B.存在x∈R, ![]() C.对任意的x∈R,2x≤0 D.对任意的x∈R,2x>0 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若a是奇数,则a2是奇数 C. ![]() D.若x=3,则(x+1)(x-3)=0 已知函数f(x)=ax+
![]() (1)试用a表示出b,c; (2)若f(x)≥lnx在[1,+∞)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证明:1+ ![]() ![]() ![]() ![]() 为了分析某个高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性建议.现对他前7次考试的数学成绩x、物理成绩y进行分析.下面是该生7次考试的成绩.
(2)已知该生的物理成绩y与数学成绩x是线性相关的,若该生的物理成绩达到115分,请你估计他的数学成绩大约是多少?并请你根据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给出该生在学习数学、物理上的合理建议. 某学生答对A、B、C三个不同试题的概率分别是0.4,0.5,0.6,且学生答对三道试题是互不 影响,设X表示学生答对题目数与没有答对题目数差的绝对值。
(Ⅰ)求X的分布列及均值; (2)记“函数f(x)=x2-3Xx+1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为事件A,求事件A的概率.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3x>|a(x-1)|.
(1)若a=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不等式只有一个整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