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幂函数y=(m2-5m-5)x2m+1在(0,+∞)上为减函数,则实数m= .
已知映射A→B的对应法则f:x→2x+1,则B中的元素3在A中的与之对应的元素是 .
设M={m∈Z|-3<m<2},N={n∈Z|-1≤n≤3},则M∩N= .
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所示的数阵.
(Ⅰ)求数阵中前10行所有的数的个数; (Ⅱ)求第n行最左边的数; (Ⅲ)2007位于数阵的第几行的第几个数(从左往右数). ![]()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点F为PC的中点.
(Ⅰ)求证:PA∥平面BDF; (Ⅱ)求证:平面PAC⊥平面BDF. ![]() 对于函数f(x)=ax2+bx+(b-1)(a≠0)
(1)当a=1,b=-2时,求函数f(x)的零点; (2)若对任意实数b,函数恒有两个相异的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5,S3=9.
(Ⅰ)求首项a1和公差d的值; (Ⅱ)若Sn=100,求n的值. 已知函数
![]() (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不等式组
![]() 定义“等积数列”为:数列{an}中,对任意n∈N*,都有an•an-1=p(常数),则数列{an}为等积数列,p为公积,现已知数列
{an}为等积数列,公积为1,首项为a,则a2007= S2007= . 已知函数
![]() 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质量测验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是 .
![]() 已知向量
![]() ![]() ![]() ![]()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点A(-1,-1,2),点B是xOy平面内的直线x+y=1上的动点,则A,B两点的最短距离是
( ) A. ![]() B. ![]() C.3 D. ![]() 不等式x2-y2≥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是( )
A. ![]() B. ![]() C. ![]() D. ![]() 要得到函数
![]() A.向左平移 ![]() B.向右平移 ![]() C.向左平移 ![]() D.向右平移 ![]() 直线3x+4y-14=0与圆(x-1)2+(y+1)2=4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B.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离 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B.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D.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已知向量a表示“向东航行1km”,向量b表示“向南航行1km”,则向量a+b表示( )
A.向东南航行 ![]() B.向东南航行2km C.向东北航行 ![]() D.向东北航行2km 已知
![]() A. ![]() B. ![]() C. ![]() D. ![]() 设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为{x|-1<x<2},则a+b的值是( )
A.1 B. ![]() C.0 D.-1 函数
![]() A.[1,+∞) B.(-∞,2) C.(1,2) D.[1,2) 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3,5},则∁UA=( )
A.{2,4} B.{1,3,5} C.{1,2,3,4,5} D.∅ 已知圆x2+y2+2ax-2ay+2a2-4a=0(0<a≤4)的圆心为C,直线l:y=x+m.
(1)若m=4,求直线l被圆C所截得弦长的最大值; (2)若直线l是圆心下方的切线,当a在(0,4]变化时,求m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中,有这样一个执行框xi=f(xi-1)其中的函数关系式为
![]() (1)若输入 ![]() (2)若输出的所有xi都相等,试求输入的初始值x. ![]() 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与销售额y(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
(Ⅱ)求回归直线方程; (Ⅲ)试预测广告费支出为10万元时,销售额多大? 某种袋装产品的标准质量为每袋100克,但工人在包装过程中一般有误差,规定误差在2克以内的产品均为合格.由于操作熟练,某工人在包装过程中不称重直接包装,现对其包装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查,抽查30袋产品获得的数据如图:
(1)根据表格中数据绘制产品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该工人包装的产品的平均质量的估计值是多少. ![]() 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最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 若集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