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通过的劳动立法规定,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的夜班制。这些规定

①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②体现了巴黎公社政权的民主性

③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④促进了法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一国际建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新”反映在

A. 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B. 同资产阶级直接展开了战斗

C. 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 进行了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斗争

 

1864年9月,英、法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的最初目的是

A. 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B. 成立国际工人组织

C. 推动英国选举改革

D. 支持爱尔兰人民斗争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人阶级的斗争中去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这是下列哪个组织的口号

A. 正义者同盟

B. 共产主义者同盟

C. 第一国际

D. 第二国际

 

材料一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

(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

(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

(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

(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

(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

(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

(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

(4)简介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3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齐聚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首都柏林,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欧盟发展的{柏林宣宫>,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地成为现

材料二2006年前三季度中田与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国家(或地区)

欧盟

日本

美田

东盟

贸易额

1944.4

1915.1

1509.7

1163.3

 

 

材料三自1975年建立正式关系以来,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系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1)“二战”结束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其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影响•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贸易状况形成的原因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   )

A.欧洲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B.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C.欧盟的经济、政治势力已超过美国

D.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依存、互相竞争和制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C.欧洲联盟形成

D.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

 

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2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

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④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 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B.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 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

A. 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

B. 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

C. 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D. 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

 

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这表明欧洲一体化

A. 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B. 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C. 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D. 得益于相似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题文)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 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 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 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A. 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 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C. 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 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A. 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 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 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 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1991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单一货币建设中,只有11个国家先期成为欧元区成员,这使得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各国政治利益对欧洲联合带来巨大阻碍

B.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欧洲走向联合

C.欧盟东扩对欧洲联合带来极大不稳定性

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欧洲联合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

A. 德法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

B. 德法合作深入到文化教育领域

C. 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D. 德法两国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美国相符的是

A.

B.

C.

D.

 

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 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国家

B. 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 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 实现了货币联盟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本组织)愿意进一步增强机构职能的民主性和效率,以便使其能够在一个单一的组织机构内更好地完成所赋予的任务;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罗马条约》  B.《欧洲联盟条约》  

C.《华沙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这段话表明欧共体当时(   )

A. 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B. 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C.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D.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国仅限于经济合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最能表明欧元

A.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 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 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 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 欧洲经济共同体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欧洲联盟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A. 两极格局解体

B. 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C. 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D. 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说:“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正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

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然而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先《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致命伤”指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成为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后来出现的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析明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

(4)分别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简要分析列强侵华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馍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各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B. 发达国家处于更为有利地位

C. 导致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

D. 避了各国多数民众的反对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