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A. 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 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 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D.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冷静思考,文学领域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是

A. 《唐璜》

B. 《西风颂》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弗洛伊德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就是说,“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

A. 以理性为武器推动了思想解放

B. 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

C. 导致人类沦为先进机器的奴隶

D. 开启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下列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定1787年宪法

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为美国总统大选奠基

C

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结构为联邦制

 

 

A. A

B. B

C. C

D. D

 

(题文)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对这一规定理解准确的是(      )

A. 贫困者主要是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    B. 说明英国自由主义政策失灵

C. 有利于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D.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普遍愿望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题文)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

A. 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B. 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 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

D. 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对下图数据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统一是推动科技发明的决定因素

B. 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

C.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从落后到赶超中国

D. 科技发明升降取决于中西方关系变化

 

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 宋明理学

 

《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这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刀耕火种

B. 休耕轮作

C. 耒耜耕作

D. 精耕细作

 

《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 郡县制度

B. 皇帝制度

C. 行省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表中不同材料中的滇越铁路①

(注①:滇越铁路是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修建的,连接越南海防和云南昆明的铁路,于1910年正式通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指出滇越铁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并另选一种史观(文明史观或现代化史观),分析滇越铁路的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了汉朝。

——樊树志《国史概要》

据材料,概述汉代丝绸贸易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殖民主义犯下的历史罪行罄竹难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谓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所无法比拟的。

——威廉·豪伊特《殖民和基督教:欧洲人对待所有殖民地人民的通俗历史》

材料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场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这样,它就加重了任意妄为的半野蛮政府所造成的祸害,因为它是把政治家的全部实际技巧同商人的全部垄断利己心肠结合在一起进行统治的。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论证威廉·豪伊特观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列强的殖民主义行为。

 

2015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响应习近平的号召,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同时,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与之相关的过程,它借助于类似于半社会主义的立法,通过财富再分配政策,来限制个人所得。……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历史的教训生物学与历史》(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1968年著

请回答: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有哪些表现?它是否使民众实现了真正自由?为什么?

 

1927年底苏共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个过渡应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尚未最终决定

B. 农业集体化全面推行

C. 小农经济分散性不适应工业化要求

D. 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在亚太经合组织《温哥华宣言》中,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愿而不是强制的“ APEC方式”被形容为“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全新方式”。亚太经合组织实行“ APEC方式”的依据是

A. 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

B. 成员国数目众多难以团结

C. 亚太地域广阔,各国间差异巨大

D. 强制性措施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 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 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D. 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 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 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D.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 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A. 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B.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C. 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 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 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变革

C.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D. 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持续增长

 

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 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B. “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D. 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33-1939年美国联邦资金在全美各地区的分配中,美国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在各州中名列前茅。有人认为“在促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经济发展中,公共资金正在取代私人资本,使一些西部人的关注点从华尔街转向了华盛顿”。这说明了罗斯福政府

A. 扩大了在西部的影响力

B. 把西部开发作为新政的核心

C. 推动了西部的经济转型

D. 打击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扩张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 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 生产规模巨大、资本的分散

C. 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09年广东文基卷)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下图反映了英国输入原棉量的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

B. 垄断组织的推动

C. 棉纺织业中工厂制的普遍建立

D. 圈地运动导致原棉产量急剧下降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都铎王朝曾颁布过一系列限制圈地运动的法令。16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改变措施,把限制对象改为流民,除持有乞食特许证的人外,其余流浪汉一律迫令立志愿劳动誓言。这一措施

A. 造就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B. 抑制了圈地运动的势头

C.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导致了农民的普遍贫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