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19世纪德国的统一

A. 使德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B. 保留了旧的王朝的专制传统

C. 改变了当时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

D. 遏制了欧洲民族主义的潮流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变性

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 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 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 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 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 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 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 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

B. 维护和扩大商股权益

C. 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

D. 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 明朝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

B. 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

C. 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 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 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 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 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 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 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居正(1525—1582),明代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张居正于明中期嘉靖朝入仕,建立功业于隆庆朝,极盛、败落于万历朝。张居正主张治国之道,取财有制,用财有节,指出“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无节则乏”。反对不顾人民的承受能力横征暴敛,“今国赋所出,仰给东南。然民力有限,应办无穷,而王朝之费又数十倍于国初之时,大官之供岁累巨万,中贵征索溪壑难盈,司农屡屡告乏”。张居正主张“固本安民”,不事聚敛。“民本邦固,即有水旱盗贼敌国外侮之虞,而人心爱戴乎上,无土崩瓦解之势,则久安长治之术也。”为了做到固本安民,张居正反对赋税负担不均,官吏贪污舞弊,豪强兼并偷漏等现象和行为。他说“今风俗侈靡,官民(指富民)服舍俱无限制。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内之官府造作,侵欺冒破……官吏滋弊。凡此皆耗财病民之大者。”与治国方面推崇节俭不同,张居正个人的生活却并不节俭,其执政后期更是异常奢靡,讲究修饰,收藏吉玩,大造府第,排场空前。

——摘编自《张居正赋税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消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居正的消费思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革命获得成功,建立了拉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美交战。古巴转向苏联,严重成胁了美国的安全。与此同时,局势动荡的其他拉美国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古巴式的革命。肯尼迪上台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来自苏联的经济和科技挑战加大。为了稳定美国的天然“后院”和阻止苏联的渗透,肯尼迪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的“和平战略”……在增强军事控制的同时,更强调经济技术援助。1961年肯尼迪指出“针对我们的南部邻邦,在新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中,我们保证把豪言壮语变成好的行动,援助自由国家的人民和政府摆脱贫穷……并且让其他国家知道,西半球仍然是自己的主人。”

——摘编自张静《冷战时期美国拉丁美洲政策研究)

冷战结束后,美国放松制裁、增加接触,美古关系出现松动。2015年,双方恢复外交关系。2016年,奥巴马声称:“美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图把变革强加于古巴。古巴将取决于古巴人民。我们将不会把政治或者经济制度强加给你们。”人们对其原因有多种解读:美国认识到对古巴制裁已经失败、制裁导致国际国内对美国政府的压力、美国不希望继续失去古巴市场以及奥巴马想为自身添加政绩……但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迫于近两年国际形势新变化,需要对其全球战略再次进行调整。美古关系的实质性改善,由于各自内外制约因素无法一蹴而就。只要美国无法彻底放弃冷战思维,仍将拉美视为其“后院”,关系的全面改善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摘编自王鸣鸣《从美古复交看美国金球战略调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古巴政策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影响美古关系走向的因素。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农业绩效方面,从1952年到1978年,农作物的平均增长率是2.5%,谷物(即粮食)的平均增长率是2.4%,而同期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按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1978年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了……当时政府得出结论:第一,生产队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低下;第二,统购价格过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取消了农贸市场之后,农村恢复到自然经济状态,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所以效率低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当时中央讨论城市工业部门效率低的原因时,看到了协调问题、结构失衡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中存在着很多短缺……长线的东西永远是长线,短线的东西水远是短线……过去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这样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的费用,而且也导致了低效率……原来的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朝驰道                                             隋朝运河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两幅地图,提取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城市化和休闲时间的延长,体育运动目益普及。体育全球化的核心表现就是现代奥运会。但奥运会一开始就受到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变成纳粹的宣传表演会;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意味着进入东西阵营同场竞技的时代。此后20年两大阵营主要以运动成绩的比拼为主,将奖牌数量作为验证社会制度优劣的最重要指标;70年代美苏开始竭力争取承办奥运会。但美苏分别于1980年、1984年带头抵制了对方承办的奥运会。大规模政治抵制成为了80年代前期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巨大挫折。政治介入奥运的最根本原因……奥运会中体现出的民族主义。不管是开幕式上运动员以国家为单位入场的形式,还是颁奖仪式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礼仪,都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各国政府、运动员以及普通民众比的民族主义思想。

——摘编自李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冷战研究《(1950年代一1990年代初)》

材料二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体育运动的全球化。1912年斯德哥尔摩引进电子计时器精确记录时间和准确保存运动员成绩成为现实。而运动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运动会信息的传播手段,还使运动员能更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并组织训练。1936年在柏林,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现代科技还更新了体育科学研究和奥运选手训练的面貌,一系列先进的传感、测量和遥测技术、高速摄影分析器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引起体育器材、运动服甚至运动场技术的变化。此外,反对违禁药物的斗争,也促进了生物化学科学和检测分析技术的发展。事实上,超大屏幕的电视系统、大型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大跨度的或移动的屋顶结构、大型的照明与通风系统等无一不是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运动会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科技成果,并分析说明科技与现代体育的关系。

 

(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电影在国际上独领风骚。苏联导演查克菜回顾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有些人欢迎我们,有些人害怕我们,但没有人漠视我们。”这反映出

A. 文化交流受到了冷战的影响

B. 苏联通过电影宣传社会主义

C. 赫鲁晓夫改革推动文艺繁荣

D. 苏联电影迎合了西方价值观

 

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

 

农林牧渔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1930

990

560

250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1930年,国民党中央通过《关于建设之方针案》,强调今后“铁道、水利、造船、制铁、炼钢等事业,依照总理(孙中山)节制资本之义,宜由国家经营之”。并计划在两年内由政府筹资建设大规模的钢铁厂、造船厂。这一计划

A. 是对传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反思

B. 目的是建立持久抗战的经济基础

C. 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影响

D. 意图是改变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

 

清末革命派传播些描述清初满族军队暴行的图书,比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这些书内容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是耸人听闻的故事激发了大量群众的反满情绪。这说明

A. 革命目标高于历史真相

B. 政治宣传歪曲历史研究

C. 辛亥革命缺乏历史依据

D. 历史书写影响政权稳定

 

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这思想

A. 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

B. 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

C.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D.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却需要从湖南湖北地区输入粮食,这个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A. 商品农业获得发展

B. 两湖经济已超过江南

C. 精耕细作在南方普及

D. 区域经济趋于平衡

 

宋朝官员升迁的重要原则是“资格优先”。资格包括官员的“出身”(人仕途径)、履历、品级、任职年限等。资格优先在宋朝长期实行。这个原则

A. 削弱了君主的选官权力

B. 预示了科举制度的衰落

C. 有利于防范门阀政治

D. 导致官员素质的下降

 

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皇帝把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这从侧面反映出

A. 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

C. 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 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

 

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诸侯领得一定规模的人口,到受封的区域建国。但齐国的建立遭遇了山东“莱人”的反抗,武王死后又有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事件,最终都以暴力手段解决。这说明西周

A. 分封制以侵略扩张为基础

B. 试图通过武力建立中央集权

C. 以武装殖民拓展势力范围

D. 已经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意识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

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

“你们的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材料二当时,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什么信息?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俄国的改革方案有哪几种?他们的目的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哪一种改革方案?

(3)材料三中认为“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

填沟壑,而不知其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

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二彼富民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消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实际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怎样?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4)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诗句: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开展激烈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各指什么?其中一个阶级是怎样不公平地占着优势的?

(2)材料二中参与辩论的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哪一新气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本质特征。

材料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材料四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求贤令》

(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秦孝公为什么要颁布《求贤令》呢?结果如何?

 

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 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 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 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教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08全国卷I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