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30s内的运动情况,其中甲物体的图是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乙物体的图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比较甲、乙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甲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是 m/s.
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 A.60g 0.8g/cm3 B.20g 1g/cm3 C.60g 1g/cm3 D.20g 0.8g/cm3
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铁比棉花重 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密度与温度有关 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0.7m B.0.3m C.0.4m D.0.1m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放在离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把物体放在20cm处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C.把物体放在10cm处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此透镜的焦距是15cm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C.
两只内径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蝙蝠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小红家里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0×107J/kg. (1)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3)小红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千克温度为10℃的水加热到50℃?
如图所示为某电热饮水机的电路原理图,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饮水机热水箱内水温达到92℃时开关S1自动断开,处于保温状态;当水温降至一定温度时,S1又闭合重新加热. 已知电源电压保持220V不变,饮水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加热功率是440W,保温功率是40W. (1)求电阻R1和R2的阻值; (2)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后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 (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I= 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 Ω.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5)小虎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 现象; (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 现象; (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 (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 (4)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灯泡 ,另一个灯泡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某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R1>R2 (1)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 、 的两种液体.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3)通过实验发现,两玻璃管内煤油温度较高的是 (选填“甲”或“乙”)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如图所示,试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开关”的符号,并满足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请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将如图所示的拉线开关、螺口灯泡和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正确连入家庭电路中(要求用开关控制灯泡).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用电高峰期,会看到家里的白炽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这是由于用电高峰期并联用电器增多造成的,此时( ) A.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总功率增大 B.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总功率减小 C.白炽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 D.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减小
灯泡L1和L2上分别标有“6V 6W”和“6V 9W”字样,把他们先后接在如图所示电路的a、b两端(电源电压不变),L1消耗的功率刚好为6W,L2消耗的功率为( ) A.一定等于9W B.一定小于9W C.一定大于9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温度能够到达沸点,但不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电笔是用来测试物体是带正电还是负电的 B.洗衣机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C.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D.只有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D.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先汽化再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37℃左右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C.家用台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 D.家用彩电工作时的电流约10A
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正确,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电阻R1=12Ω,电阻R2=6Ω.当开关S闭合时,甲、乙两表指针均偏转,则甲表示数为 ,乙表示数为 .
3月初小明家电能表的示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