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

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

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    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 都体现了“分割相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 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 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 “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A. 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B. 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D. 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    B. 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

C. 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 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

C. 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 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A. 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

B. 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

C. 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

D. 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

 

二、null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A. 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 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 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改良道路受挫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 洋务运动失败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约法

A. 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 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等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的思想,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以其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在思想界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其目的在于

A. 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

B. 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

C. 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D. 批判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A. 土地政策的重要性

B. 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C. 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 国家前途的预见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的6.03%,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到l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是

A. 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    B. 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D. 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

C. 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    D. 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对明清之际天崩地陷式的巨变实在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士人群体中颇具号召力。可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满清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曲辕犁普遍推广。

茶广泛种植。

均田田制逐渐瓦解。

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出现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

诗歌步入鼎盛时期。

书法“颜筋柳骨”。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现谏院。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治铁业出现。

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明太祖禁止海外私人贸易。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

八股取士。

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

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情小说盛行。

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西方传教士来华。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