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 都体现了“分割相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内朝和外朝实际上是君主权力集中的体现,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对皇帝处理政务服务的,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内容;B选项错误,内朝不是正式机构;C选项不符合外朝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    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查看答案

《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

A.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

C.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的政策因素有哪些?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材料二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之后的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

(2)“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材料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二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0

27.5

51.0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