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 君主封地

B. 帝王赐姓

C. 居住村落

D. 生活部族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下列制度能直接反映这一原则的是

A. 礼乐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形成    B. 个人素质的差异

C. 宗法制的影响    D. 封建家长的喜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B. 扩大疆域

C. 团结功臣贵族

D. 巩固周王室统治

 

四、null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上述现象源于

A. 内外服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 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 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 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充分体现了

A.皇位世袭       B.统领百官       C.皇帝独尊   D.皇位禅让

 

六、null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晋朝干宝《晋武革命论》中记载:“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皇权独尊

C. 皇权至上

D. 神权被皇权利用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央集权

B. 规范法度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 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八、nu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没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掌握全国财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可委以重任的优秀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 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 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治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 西周    B. 秦朝

C. 宋朝    D. 唐朝

 

十、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州牧

D. 刺史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

A. 削弱了皇权

B. 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

C. 杜绝了腐败

D.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扩大行省权力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地方监察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自明朝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明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奏本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 内阁地位有所提高

B. 明英宗时初设内阁制

C.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D. 内阁制保证了官僚团结

 

十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A. 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 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 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 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十四、null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进行选举。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A. 1票

B. 2票

C. 3票

D. 4票

 

十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大。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    

A.城邦小国寡民 

B.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D.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十六、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A. 发展工商业

B. 实行民主政治

C. 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 提高农业技术

 

十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其中“她”指的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地中海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雅典城邦,只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在雅典,只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者,儿子才能成为雅典公民。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具有身份限制  B.具有暴政色彩  C.属于直接民主  D.人民主权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 全体奴隶主

B.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十八、null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 崇尚精神追求

B. 坚守法治原则

C. 重视民主信念

D. 倡导人类平等

 

十九、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

(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制度的影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