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 君主封地

B. 帝王赐姓

C. 居住村落

D. 生活部族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姓起源于宋国,宋国是西周时期殷商后裔的封国,位居今天的河南商丘,所以宋姓源于君主封地,答案选A项,BCD三种姓氏的起源方式与宋姓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动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在《国富论》中,他列举出制造针的例子,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十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雇用技艺熟练的好手……我曾看到一家很小的工厂中,一共只雇用十个工人,但每天可以生产48000根针”。殖民地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他看来,对殖民地及其统治国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他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也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

——摘编自《国富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自“中国通商以来,即许各国领事自行审判,……而吾之法权日削。”中华法系“诸法合体,刑民不分”,其在近代受到强烈冲击。在厉行“新政”的招牌下,沈家本、伍廷芳等修律大臣主持的司法制度改革,加速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

改革始于沈家本奏呈《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诉讼程序的方案。最终程序法得以制定,有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区分,并确定了诉讼审判制度。司法机关的改革是改革重点。刑部改为法部,成为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监狱、执行刑罚,监督各级审判厅和高等审判厅判决的死刑案件。大理寺更名为大理院,成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下设民刑庭,并设推事和庭长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工作。大理寺还有统一解释法律的权利,其解释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都察院的职能得以净化,开始向现代行政监察机构靠拢。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开始引入西方近代监察体系。要求各省的改革应当参照中央官制进行。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司法制度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囚各种报刊、杂志中时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两个阶段近代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语言简练,说明理由充分,符合史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A. 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 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

C. 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 牛顿思想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