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B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经做过尚书令,故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查看答案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没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掌握全国财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可委以重任的优秀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 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