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

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

A. 削弱了皇权

B. 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

C. 杜绝了腐败

D.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析】根据材料“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可知,这有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故B项正确。封建君主时代,皇帝权力高度集中,官吏的进谏不可能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C项“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大,故排除。皇帝和中央大臣之间的关系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州牧

D. 刺史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治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 西周    B. 秦朝

C. 宋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 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 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查看答案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