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周代设有王室和诸侯的贵族学府——痒、序,也设有供大夫以下官员及一般庶民学习的地方学校——乡校。各级学校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是为“六艺”,任务是“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班固《白虎通》谓,“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据此可知,周代教育

A.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B. 旨在培养官府需要的实用人才

C.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D.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记载,宋代两浙路的稻米亩产量最高。明州(今宁波)政和年间曾出现亩产稻谷6~7石的高产纪录;南宋四川及长江下游高产地区高产米亩产也可达2~3石。材料现象出现的关健因素在于

A.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B. 南北人口流动频繁

C. 江南经济地位重要    D. 农业技术显著提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朝景泰年间,政府开始实行“纳监”制度,即只要向政府级纳一笔钱粮,就可以进国子监读书,出监之后还可以做官。据统计,明代弘治末年,1200名京官中有八百余人的官衔是“纳监”来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吏治由清明逐渐到腐败    B. 儒士备受杜会冷落

C. 此举利于商人地位提高    D. 政府财政倚重商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中叶至清初,士人不仅参与小说的创作,还积极参与小说的传播。有的直接受雇于书坊,为其编撰、校订小说。如邓志谟是个多产的作家,在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辖区)书坊担任塾师,同时担任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沦丧    B. 科举制度影响下降

C. 城市工商业的普遍繁荣    D. 文化的商业性趋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汉族地主武装迅速崛起,汉族督抚权力增大,开始自行处理一些重大外事。针对这一现象,清政府

A. 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    B. 开始打压排挤汉族官员

C. 开始提拔和重用洋务派    D. 成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仔细阅读下表,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1937年至1944年(国统区)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数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l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l944年

新设立国家资本厂家数

3

27

3

111

128

6l

72

l6

新设立民营资本厂家数

60

182

346

406

738

1077

977

533

 

 

A. 官僚资本得以空前膨胀    B. 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日益强化

C. 民营企业得到政府支持    D. 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毛泽东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这反映了国民党

A. 意图强调自身的政治地位    B. 对国共和谈明显缺乏诚意

C. 致力于维持地方社会秩序    D. 力求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陆续公布《电影旧片清理暂行办法》、《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和《电影新片颁发上演执照暂行办法》等法规,其中规定旧片映演必须送电影局影片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发放上映执照方能上演;旧片内容如有妨碍新社会秩序的,视其情节轻重,要侧剪或禁止上映。上述规定

A. 推动了新中国影视业的萦荣    B. 表明了“双百”方针被中断

C. 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D. 是针对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只有在死后,皇帝被称作神,与其他的神平等,以表示对他的尊敬。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A. 法律至高无上    B. 皇权至高无上    C. 崇尚平等精神    D. 反对宗教神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依据下表,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变化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C. 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D. 地区性贸易在全球普遍兴起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人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

A. 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均完全摈弃了凯恩斯理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The voice”节目模式最早是来自荷兰的一档综艺节目《voice of Holland》,现在这一综艺节目的模式己经在全世界的多个国家取得了可观的人气和商业利益;韩剧《仁显王后的男人》,2012年通过网络在中国播出,也积攒了相当的人气。这表明当前全球化

A. 有力地冲击了本土文化    B. 使全球的价值观趋同

C. 加速了民族文化的触合    D. 加强了世界文化交流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西欧和北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雇佣经营的衰落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大陆新垦地的大量开发,粮食生产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工资大大上升。这样大量雇佣型大农场因利润下降而被家庭农场排挤。19世纪晚期,各国政府还纷份建立起了由社会公共部门支持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力图提高本国农业的竟争力,以对付日益激烈的世界农产品竟争局面。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农民还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社等,以加强自己与外界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又保持了家庭经营的特色,以发挥白身的优势。

——摘编自文礼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失败》

材料二从1897年开始中国才引进农具,所引进的农具也主要是使用人力或畜力的改良农具.如洋犁、马耙,刈麦器、玉蜀黍自束器等。并且这些农具与使用机械动力的现代农具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不太明显。此外,近代中国农村内部存在着众多阻碍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不利条件。例如中国封建家长制,即以家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家庭的家长(主要是男性长者)为核心,对家庭日常劳作和日常生活的所有一切方面,包括日常劳作中的劳动分工、劳动协作,日常生活的采购、消费、积蓄乃至最后家庭财产的分割等一切方面都由家庭的家长决定和分配。

——摘编自王瑞等《近代中国农业经济落后原因综论》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与同时期欧美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并谈谈你对近代中西方农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梁启超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的一大反动”。他认为,明代学术崇尚心性义理,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学者们开始反时这种治学方法,而向考据实证方面发展。他举了启蒙期的代表人物顾炎武、胡渭、阎若璩来证明其砚点。顾炎武倡导“‘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摆脱宋明羁勒,直接反求于古经。而若璩辨伪经,唤起‘求真’观念;渭攻‘河洛’《二程之说》,扫架空说之根据;于是清学之规模立焉”。

——摘编自夏联委《梁启超与钱穆对清代学术不同认识之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个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其民族性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养成的。苏联虽然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未能割断与其前身俄国的深厚联系,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俄国在很多地方几乎是一脉相承。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对付世界头号公敌——法西斯,1932年至l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邻近国家及相关国家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条约,1934年9月苏联还加入了国际联盟。然而现实却给苏联泼了一头冷水。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国联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制裁。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终于认清了实质:英法的目标在于祸水东引。而此时希特勒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1939年l月12日,希特勒会见了苏联驻柏林全权代表,并在此后的至三月间的讲话中删去了攻击苏联的内容。同时表示愿意恢复1938年3月中断的关于提供2亿贷款及其他优惠条件的双边谈判。

虽然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斯大林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苏联与当时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三权衡利弊,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俊侵犯条约》。

——摘编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O世纪3O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皇族子孙。他从小开始就博览群书,历法、医学,无不精通,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是浸入血脉。耶律楚材曾辅佐成吉思汗十年直到他去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被指定为继承人,在登基典礼上,耶律楚材先说服了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要对天子行跪拜礼.于是,蒙古王族和各级长官也向大汗窝阔台下跪。蒙古国从此开始接受了汉式跪拜礼,明确了君臣之分。耶律楚材也被重用为相。当时的蒙古贵胄认为汉人汉地没什么用,不如把汉人赶尽杀绝,将汉地改成牧场。耶律楚材则认为“天下虽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应该用汉人之法集四海之富。于是他主持设立了10路征收课税所,一年之后,收上来的税赋使得窝阔台大喜过望,获许了耶律楚材以汉法治汉地的方针。其后,耶律楚材又主持科举,聚集4300多名儒生参加考试,恢复尊孔等,准备实现建构以汉法为主体,以“大一统”为主旨的封建王朝。但耶律楚材没来得及培育这些人才。由于他的做法触犯了其他蒙古贵族的利益,他成为众矢之的。1241年冬,窝阔台去世,乃马真皇后专政,耶律楚材逐渐失去了权势,乃至愤郁至死。据史载,耶律楚材死的时候,蒙古人哭得如失去了自己的亲戚,天下士大夫也莫不哭泣。他所创立的规章奠定了有元一代的制度,但直到忽必烈时期才得以真正实现。

——摘编自王筱芸《千古名相耶律楚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耶律楚材被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政治活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