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A. ①④③②⑤

B. ⑤④②①③

C. ④①⑤②③

D. ⑤④③②①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上述现象发生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三大改造期间    C. “大跃进”运动中    D. 改革开放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

B.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底),中国农民 (  )

A. 走进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居民

B. 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 失去了刚刚到手没几年的土地所有权

D. 收入大为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④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童小鹏在《风雨四十年》中写道:许多企业停工停产,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大批工人离开生产岗位“闹革命”,生产第一线劳动力不足,武斗频繁,煤、电、运输紧张,使许多工矿企业和设备停工停产。扰乱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正常秩序的主要原因是            (   )

A.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B. 全面展开阶级斗争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D. 存在严重的瞎指挥现象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到现在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有

①艰苦奋斗精神

②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如果你作《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 农村改革成果显著    B.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 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的状况是

A. “一五”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壁画出现于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运动期间

C. 土地改革期间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制定下图文件的机构是

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是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它的建造是

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诗中的“江桥”是指(    )

A. 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

C. 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武汉长江大桥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 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 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 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呈现下降趋势

B.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低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什么时候什么事件开始?

(3)对于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近代是列强通过多次战争迫使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你能列举当中两个战争的例子吗?

(4)你认为中国能改变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