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1948年富农18户,地主27户。到1953年富农和地主都没有了,变成0。反映了在1948年和1953年发生的历史上事件,废除了地主阶级,消灭了富农。结合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A项不合题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C项不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建设开辟了良好的国际环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A. ①④③②⑤

B. ⑤④②①③

C. ④①⑤②③

D. ⑤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回望这个时期历史时期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查看答案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虽然时空条件变了,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道曲折,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正在积蓄新的力量,赢得了新的发展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形成)

材料一:下图为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历程的图示线索。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一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

(成功实践)

材料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联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其中的艰难曲折与成败得失已成为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

——摘编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保卫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做了哪些探索。

(传播中国)

材料三  :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图1)。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

材料四: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党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机关在此渡过于都河(图2),开始了……

(4)材料四中的东门渡口位于哪一个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坚持发展)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民网社论

(5)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