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政策变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论述: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物质生活极度困乏。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上世纪60年代,光有钱也买不了东西。1971年,周恩来主持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被打倒,又陷入混乱局面。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扔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所以,上世纪70年代,我国偏离了经济建设重心,人们有点钱买不着东西。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所以,上世纪60年代,光有钱买不了东西、70年代有点钱买不着东西,物质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计划供应。80年代,由于农村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再也没有花钱而买不到东西的烦恼了。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图画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人们生活的状况,所以论题是政策变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田地,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但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周恩来主持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被打倒,又陷入混乱局面。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扔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所以,上世纪60年代,光有钱买不了东西、70年代有点钱买不着东西,物质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计划供应。80年代,由于农村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再也没有花钱而买不到东西的烦恼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1)材料一中的“改良运动”和“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材料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暴力革命”的果实虽然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2)材料二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3)材料三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四幅图片,请按照史料的载体和可信度将其分为两类并指出分类标准。

(2)结合所学知识,按可信度划分,两类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3)除了文字信息外,你还能从以上史料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查看答案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 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 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查看答案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