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回望这个时期历史时期的重要视...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回望这个时期历史时期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1)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 (2)1945年10月24日;冷战政策;杜鲁门;两极格局。 (3)美国的援助和扶持;欧洲共同体;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一超多强”;1991年苏联解体。 (5)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要大力发展经济;要提升综合国力等。 【解析】 (1)据材料一“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 “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劳合•乔治对巴黎和会的评价;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规定非常苛刻,引起德国人的不满,希特勒利用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痛恨,乘势扩大势力,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2)结合所学可知,在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在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据材料二“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丘吉尔“建议的行动”与后来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有关;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推行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3)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得到逐步恢复……”可知,战后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美国的援助和扶持;1967年,欧洲国家建立欧洲共同体;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据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 (5)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并且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局势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以便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虽然时空条件变了,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道曲折,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正在积蓄新的力量,赢得了新的发展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形成)

材料一:下图为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历程的图示线索。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一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

(成功实践)

材料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联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其中的艰难曲折与成败得失已成为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

——摘编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保卫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做了哪些探索。

(传播中国)

材料三  :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图1)。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

材料四: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党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机关在此渡过于都河(图2),开始了……

(4)材料四中的东门渡口位于哪一个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坚持发展)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民网社论

(5)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1)材料一中的“改良运动”和“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材料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暴力革命”的果实虽然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2)材料二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3)材料三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四幅图片,请按照史料的载体和可信度将其分为两类并指出分类标准。

(2)结合所学知识,按可信度划分,两类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3)除了文字信息外,你还能从以上史料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查看答案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 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 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