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童小鹏在《风雨四十年》中写道:许多企业停工停产,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大批工人离...

童小鹏在《风雨四十年》中写道:许多企业停工停产,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大批工人离开生产岗位“闹革命”,生产第一线劳动力不足,武斗频繁,煤、电、运输紧张,使许多工矿企业和设备停工停产。扰乱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正常秩序的主要原因是            (   )

A.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B. 全面展开阶级斗争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D. 存在严重的瞎指挥现象

 

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展开阶级斗争,全国出现了学校听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导致生产领域劳动力不足,武斗频繁,扰乱了国民经济建设秩序,B项符合题意;1958年党中央因为缺乏经验,急于求成,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是 “左”倾错误的表现,A项不合题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推动了社会进步,C项不合题意;“瞎指挥”是是1958年“左”倾错误的表现,与材料中“武斗频繁”的信息不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底),中国农民 (  )

A. 走进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居民

B. 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 失去了刚刚到手没几年的土地所有权

D. 收入大为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

B.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