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 B....

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走向社会主义

B.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解析】根据题干的图片内容分别是“农业实现合作化”“手工业合作社报喜队”“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底,我国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A项符合题意;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是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项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的,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上述现象发生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三大改造期间    C. “大跃进”运动中    D. 改革开放后

 

查看答案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