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 ![]() ![]()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之和;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D)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F)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II)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atm(即76.0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在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cmG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求: (1)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 (2)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 |
|
如图,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闭但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1.开始时,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1,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2.6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5p.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 ①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 ②当气体温度达到1.8T1时气体的压强. ![]() |
|
有一块防水仪表,密封性能良好,表内外压强差超过6.0×104Pa时表盘玻璃将爆裂.某运动员携带此表攀登珠峰,山下温度为27°C,表内气压为1.0×105Pa.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登上珠峰时,表盘玻璃发生爆裂,此时山上气温为-23°C.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1)写出表内气体分子间距的估算表达式 (2)分析说明表盘玻璃是向外还是向内爆裂,并求山顶大气压强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
如图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气体实验装置,开始时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20cm,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活塞,使空气柱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人对活塞做功10J,大气压强为P=1×105Pa,不计活塞的重力.问: ①若用足够长的时间缓慢压缩,求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多大? ②若以适当的速度压缩气体,此过程气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为2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活塞的横截面积S=1cm2) ![]() |
|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a)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该同学在某一恒定的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1)写出汞柱高x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 (2)推断出当时的大气压强值p= cmHg;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强p′比上述大气压p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量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 (选填“偏大”或“偏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差 ℃. ![]() |
||||||||||||||||||||||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5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液滴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描出油膜轮廓,再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 ①油膜的面积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 ③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
|
![]() A.Pb>Pc,Qab>Qac B.Pb>Pc,Qab<Qac C.Pb<Pc,Qab>Qac D.Pb<Pc,Qab<Qac |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