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为一个均匀透明介质球,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一束单色光从真空中沿DC方向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上的C点,DC与AB的距离H=
A.介质球的折射率为 B.光束从C点射入到从E点射出所经历的总时间为 C.射入球体内的光线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若介质球的折射率增大,则该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
|
|
|
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平行虚线间存有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2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与bc间的距离也为2L且相互垂直,bc边长为2L,t=0时刻,c点与磁场区域左边界重合.现使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可能是( )
|
|
|
如图所示,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带电量+q的小球,在电场中以某一初速度沿电场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速度大小为
A.小球克服电场力做功 C.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了qEs D.小球的动能减少了qEs
|
|
|
在匀强磁场中中有一矩形导线框,以相同的角速度按图a、b、c、d所示的固定转轴旋转,用I1、I2、I3、I4表示四种情况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则( )
A.I1=I2=I3=I4 B.I2>I1=>I3>I4 C.I1>I2>I3>I4 D.I1=I2=I3>I4
|
|
|
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从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现在圆形轨道Ⅰ上运行,在P点从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 )
A.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 B.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C.经过P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 D.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
|
|
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 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 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
|
|
|
如图所示,倾角450高h的固定斜面。右边有一高3h/2的平台,平台顶部左边水平,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静止小球B,右边有一半径为h的1/4圆弧。质量为m的小球A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从斜面最高点飞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滑上平台,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B从圆弧上的某点离开圆弧。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斜面与平台间的水平距离S和A的初速度v0; (2)若M=2m,求碰后B的速度; (3)若B的质量M可以从小到大取不同值,碰后B从圆弧上不同位置脱离圆弧,该位置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求cosα的取值范围。
|
|
|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y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右侧广大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1=2N/C,y轴的左侧广大空间存在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1T,电场方向竖直向上,E2=2N/C。t=0时刻,一个带正电的质点在O点以v=2m/s的初速度沿着与x轴负方向成450角射入y轴的左侧空间,质点的电量为q=106C,质量为m=2×10-7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一次通过y轴的位置; (2)质点从O点射入到第二次通过y轴所需时间; (3)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四次通过y轴的位置。
|
|
|
(I)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时间t从A点运动到B点,物块在A点的速度为v1,B点的速度为v2,物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µ,试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推导此过程中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并说明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II)物块质量m =1kg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受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2,(g取10m/s2)求: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的冲量。
|
|
|
张明同学在一次测电源运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用实验室仅有的实验器材,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适当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该电池的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测和内阻r测与真实值E真和r真相比,理论上E测 E真, r测 r真(选填“>”、“<”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