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三号”卫星在距月球1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开展科学探测,其飞行的周期为118分钟。若已知月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由此可推算 A.“嫦娥三号”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B.“嫦娥三号”卫星的质量 C.月球对“嫦娥三号”卫星的吸引力 D.月球的质量
|
|
|
我们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
|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2)一端开口的极细玻璃管开口朝下竖直立于水银槽的水银中,初始状态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l0=62cm,系统温度27℃。因怀疑玻璃管液面上方存在空气,现从初始状态分别进行两次试验如下:
保持系统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升 ①实际大气压为多少cmHg? ②初始状态玻璃管内的空气柱有多长?
|
|
|
如图a所示,两竖直线所夹区域内存在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变化情况如图b、c所示,电场强度方向以y轴负方向为正,磁感应强度方向以垂直纸面向外为正。t=0时刻,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开始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图b、c中
(1) 在给定的坐标上画出带电粒子在0~4t0时间内的轨迹示意图,并在图中标明粒子的运动性质; (2) 在t0时刻粒子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 (3) 右边界到O的最小距离; (4) 场区的最小宽度。
|
|
|
如下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25,而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走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
|
|
小宁同学尝试用新鲜的马铃薯来当“电池”,并想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室提供:灵敏电流计G(内阻未知,量程为300μA) ,电阻箱(0—9999.9Ω),锌板、铅板各一块,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按照图1连好电路来测量该“马铃薯电池”的电动势,调节电阻箱,得到了多组数据,可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测。利用该电路求得的电池的电动势E测与真实值E真之间的关系为E测 E真(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小华认为利用第(1)题的电路也可以求得电池的内电阻,但是由于G表内阻未知,不是很精确,为了精确测量出电池的内电阻应先测出G表内阻Rg。他按照图2连好电路(其中电位器相当于阻值极大的滑动变阻器,G1、G2为与G完全相同的电表),请在下面的方框图中画出图2中的电路原理图。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S1闭合前,调节电位器阻值达到最大,闭合S1、S2,断开S3; ②调节电位器使G1、G2示数均为I=200μA; ③保持电位器阻值不变,闭合S1、S3,断开S2; ④调节电阻箱阻值,使G1示数 ⑤读出电阻箱的数值R。 通过上面的实验过程可以求得电流表G1的内阻为 ,本实验采是的是 的物理思想。 (3)小明想利用图像法处理(1)中的实验数据,更为精确地测量该“马铃薯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请在下列方框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
|
|
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一端与细绳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尾部相连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 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不挂钩码,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按图组装好仪器,并连接好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 ,打出一条纸带,关闭电源。 ③在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取O、A、B、C、D、E等多个计数点,各个计数点到O点间的距离分别用hA、hB、hC、hD、hE……表示,则小车和拉力传感器在计时器打下D点时的动能表达式为 ,若拉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细绳拉力对小车所做功的表达式为 。 ④某同学以A点为起始点,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动能的增量
|
|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t=0时刻导线框的上边恰好与磁场的下边界重合(图中位置I),导线框的速度为v0。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Ⅱ),导线框的速度刚好为零。此后,导线框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初始位置I(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合力做的功相等 B.上升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比下降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的多 C.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
|
|
|
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1、Q2,其中Ql带正电处于原点O。现有一个正电荷q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只受电场力作用),其v-t 图象如图乙所示,q 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a、vb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Q 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l B.b点的场强比a点的场强大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
|
|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降落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在月球成功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着陆前“嫦娥三号”曾在离月面100m处悬停避障,然后缓速下降,离月面4m时,7500N变推力发动机关机,“嫦娥三号”做自由落体运动降落在月球虹湾以东地区(19.51W,44.12N),已知月表重力加速度为地表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9.8m/s2) A.若悬停时“嫦娥三号”的总质量为 B.“嫦娥三号”落月点的北边十几米处有一个大撞击坑,假如悬停时“嫦娥三号”在撞击坑的正上方,为避障姿态控制发动机先向南喷气,后向北喷气再次悬停在落月点正上方 C. 变推力发动机关机后,同样的着陆速度相当于从离地球表面 D.变推力发动机关机后,同样的着陆速度相当于从离地球表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