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通过弹簧连接,并静止在转台上,现转台从静止开始缓慢的增大其转速(既在每个转速下可认为是匀速转动),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2m,A、B与转台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离转台中心的距离都为r,已知弹簧的原长为r,劲度系数为k,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和B同时相对转台发生滑动 B. 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 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A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D. 当A、B均相对转台静止时,允许的最大角速度为
|
|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通电时可以理解为短路,反向通电时可理解为断路)连接,电源正极接地.初始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B. 上极板上移,P点电势降低 C. 上极板下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D. 上极板下移,P点电势升高
|
|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以恒定加速度由静止启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像,如图所示(除2~10s时间段内的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2s后小车的功率不变,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小车的质量为1kg,则小车在0~10s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为 A. 39m B. 42m C. 45m D. 48m
|
|
电子束熔炼是指高真空下,将高速电子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作为热源来进行金属熔炼的一种熔炼方法。如图所示,阴极灯丝被加热后产生初速度为0的电子,在3×104 V加速电压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运动;穿过阳极后,在金属电极A1、A2间1×103 V电压形成的聚焦电场作用下,轰击到物料上,其动能全部转换为热能,使物料不断熔炼。已知某电子在熔炼炉中的轨迹如图中虚线OPO′所示,P是轨迹上的一点,聚焦电场过P点的一条电场线如图,则 A. 电极A1的电势高于电极A2的电势 B. 电子在P点时速度方向与聚焦电场强度方向夹角小于90° C. 聚焦电场只改变电子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电子速度的大小 D. 电子轰击到物料上时的动能小于3×104 eV
|
|
在未来的“星际穿越”中,某航天员降落在一颗不知名的行星表面上. 该航天员从高h=L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时,与抛出点的距离是 A. 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 B. 该星球的质量 C.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 该星球的密度
|
|
如图所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是按照从高度为10m处以初速度10m/s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端为抛出点,B端为落地点.现将一小球置于A点,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端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A. 小球在下滑过程中不能脱离轨道 B. 小球在下滑过程中的时间为 C. 小球下滑到B点的速度为 D. 小球在B点的水平分速度为=10m/s
|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为一个氘核,若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 B. 钚的一种同位素 C. 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能发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D.
|
|
一个半径为R,横截面积为四分之一圆的透明柱体水平放置,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DC方向射到柱体BD面的A点,入射角i=60°;进入柱体内部后,在BC面经过一次反射后恰好从柱体的D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i)透明柱体的折射率n; (ii)光在该柱体内的传播时间t。
|
|
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超前了0.2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这列波的波速为10m/s B.这列波的频率为2.5Hz 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E.再经过0.4s,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
|
一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发现一个容积为V0的废弃的氧气罐(认为容积不变),经检测,内部封闭气体压强为1.2p0(p0为1个标准大气压)。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消防队员拟用下面两种处理方案: (i)冷却法:经过合理冷却,使罐内气体温度降为27℃,此时气体压强降为p0,求氧气罐内气体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ii)放气法:保持罐内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罐内气体压强降为p0,求氧气罐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