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外壳的基板上固定一个螺栓,螺栓上有一顶端焊有钢球的弹簧,螺栓、弹簧、钢球及外壳都是电的良导体。在静止状态下,钢球和外壳呈断开状态不会导通,当受到冲击,钢球产生运动与外壳接通,便可触发执行电路(未画出),使报警器等元件开始工作。若此装置由静止从高处坠落,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下落的瞬间,钢球的加速度为g B. 开始下落的瞬间,外壳的加速度为g C. 在执行电路被接通前,钢球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D. 在执行电路被接通前,外壳的加速度可能小于g
|
|
如图所示,MDN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最高点为M和N,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自N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 B. 小球滑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 小球滑到D点时,速度大小是 D.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
|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环绕地球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则a约为g的 A.
|
|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B. C. D.
|
|
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 B.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亮线 C.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
|
某工厂生产流水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径R=1m的水平圆盘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在圆盘直径DE正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h=1.25m,AB为一个与C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一质量m=0.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滑块到达B点时,圆盘从较长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滑块到达C点时恰与传送带同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取g=10m/s2,求: (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FAB的大小; (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
|
|
让摆球从图中的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刚好被拉断。设摆线长l=1.6m,摆球质量为0.5kg,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悬点与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 =4. 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求:(1)摆球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摆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3)D点到C点的距离。
|
|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舱外活动,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飞船质量为m,若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 (1)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 (2)飞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3)飞船线速度的大小。
|
|
为验证向心力公式,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在直尺的一端钻一个小孔,使恰能穿过一根细线,线下端挂一质量为m,直径为d的小钢球.将直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出悬点到钢球的长度L,使钢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0,待钢球运动稳定后,用眼睛从直尺上方垂直于直尺下视,读出钢球外侧到0点的距离r,并用秒表测量出钢球转动n圈用的时间t.则: (1)小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__ ; (2)小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