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油菜是中国的主要油料作物,磷(P)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以多种途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油菜的苗期、花蕾期和开花期三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油菜设低磷胁迫(实验组)与正常施磷(对照组)两个处理。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测定其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μmolmm-2s-1)、气孔导度( mmol/m-2s-1)和蒸腾速率( mmol/m-2s-1)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下列问题:

(1)磷元素参与合成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元素对油菜的发育过程影响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4)开花期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研究发现,开花期低磷胁迫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胞间CO2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组合发生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使后代具有多样

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从种子发育而来,其原因是形成种子过程中联会紊乱

D. 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二倍体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C. 在0-5μmolL-1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

D. 若探究10 umol L-1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实验

 

格里菲斯曾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有某种“转化因子”。科学研究表明,“转化因子”为加热杀死S型菌释放的一段约含15个基因的DNA片段。“转化因子”经过一定变化后能进入R型活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使之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改变了其嘌呤碱基的比例

B. “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 “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

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B. 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C,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C. 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卡尔文以小球藻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

 

每年的3月份是诺如病毒爆发的高峰期,诺如病毒是感染肠道细胞的一种RNA病毒,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

B. 诺如病毒侵入肠道细胞后,效应T细胞能引起靶细胞发生凋亡

C. DNA病毒和RNA病毒遗传物质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诺如病毒入侵肠道细胞时能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豌豆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豌豆幼苗光合速率(用O2的释放量表示)的影响,结果如表。已知表中数据为同一强度自然光条件下测得,各单色光通过滤光片得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表中的光合速率除了可以用O2的释放量表示外,还可以用______表示。

(2)如果突然将自然光换成同等强度的红光,则短时间内豌豆幼苗叶绿体内[H]的含将______

(3)在黄光条件下,相同时间内豌豆幼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消耗O2的量。本实验中,在______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豌豆幼苗的生长。

 

(1)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时,必须先利用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常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

(2)培育土豆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

(3)“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原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原因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______(填气体名称)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4)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此时可用______酶处理后进行传代培养。若要将培养的细胞诱导分化成特定的T淋巴细胞,应将细胞增殖代数控制在10代以内,原因是______

 

(1)泡菜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利用______(填微生物名称)发酵。家庭制作泡菜时,往往需要加入“陈泡菜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坛密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______。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12%左右,酒精的含量过高,则______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该培养基为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用酒精擦拭操作者的双手属于______(填“消毒”或“灭菌”)处理,所有接种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其原因是______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539/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534 11535 11536 11537 11538 11539 11540 11541 11542 11543 1154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