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它

A. 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 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A. “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B. 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 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D. “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织,所有日用百货各店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美国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成立于1892年由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兴办的张裕葡萄酒厂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当初他选择在19世纪末投资创业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 为了抵制外商企业    D. 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

迹”。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A. 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民族工业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等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

A. 同心协力,精益求精    B. 富国强兵,谋求发展

C. 重用人才,创办企业    D. 改革政治,融入世界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A. 20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 19世纪初期    D. 18世纪晚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 英国和中国    B.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 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 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4002/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97 43998 43999 44000 44001 44002 44003 44004 44005 44006 440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