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殷末周初,为满足天子狩猎和通神需求而出现的“囿”和“台”,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西汉皇家园林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实现了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魏晋南北朝后,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异军突起。隋唐时期,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的东方式园林体系已成型,并影响到亚洲汉文化圈的广大地域。两宋时期,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设计的精致程度。元明清时期,园林出现地域的划分,形成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局面。清代中后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仅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未能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造成部分造园文化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材料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开放的公园(部分)

开放时间

公园名称

原址

城市

主管机关

1890年

愚园

私人花园

上海

 

1907年

农事试验场(万牲园)

乐善园、广善寺

北京

农工商部

1914年

中央公园(中山公园)

社稷坛

北京

中央公园董事会

1928年

外滩公园

上海租界

上海

公共租界工部局

1928年

颐和园

颐和园

北京

北平特别市政府

1929年

中山公园

华商刘歆生私人花园

武汉

汉口市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因素。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典园林相比,我国近代园林发展有何特色,并分析其原因。

 

艺术史课时,老师这样介绍一种画派:“如果一幅画必须站得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派画家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他们强调色彩……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这个画派应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立体主义

 

18世纪前期法国和英国政府都面临较严重的债务问题。在法国,公债概念很难得到推广,债务问题使政府几乎信用扫地。但在英国,债务被认为是国债,国家的财富是国家债务的后盾。对此不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波旁王朝对人民的压榨    B. 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

C. 启蒙思想传播程度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

 

某节课历史老师问:“宗教改革使欧洲许多国家与地区摆脱教皇控制,而十六世纪后半叶至十七世纪上半叶却是欧洲历史上宗教战争最激烈频繁的时期,原因是什么?”四位同学分别提出看法。哪些同学的回答可以解释?

甲: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战争可带来财富、刺激工商业。

乙:与王权兴起有关,辖区内若存在不同教派,不利统治。

丙:与自由主义思潮有关,个人借此摆脱宗教束缚。

丁:与教派对立有关,双方为不同宗派信念而战。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丁

 

在古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法和法律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法来自正义,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来自权威机关制定出来的规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 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 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织《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率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这表明我国当时

A. 试图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工业部门    B.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意识到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    D.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国民经济

 

民国某年,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其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行使职权”导致

A. 抗日统一战线面临危机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国共两党合作走向破裂    D. 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

 

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此思想家最可能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康有为    D. 严复

 

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D.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现代学者解释:“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A. 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 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

C. 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 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4000/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95 43996 43997 43998 43999 44000 44001 44002 44003 44004 440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