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上述文字出自(  )

A.光绪帝变法诏书     B.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C.宣统帝退位诏书      D.陈独秀《敬告青年》

 

戊戌政变时期有官员上奏说:“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诡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此欺人之谈也。”奏折内容表明该官员

A. 赞同“中体西用”的主张    B. 其思想主张极具守旧色彩

C. 主张培养中西兼通的全才    D.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A.迫切的救亡心情                                B.科学的强国主张

C.理性的皇权意识                                D.盲目的媚外心理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危楼上的盛宴》一书中记载:1884年,张荫桓被清政府任命为太常寺少卿,一群官员攻击他“出身卑微,幼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这说明当时

A.门第的高低仍是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

B.部分士大夫对“洋业”不屑一顾

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D.清朝的选官用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

 

学者皮锡瑞评论明末清初的学术风气为,“一时俊之士,痛矫时文之陋,薄今爱古,弃虚崇实,挽回风气,蟠然一变。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皆负绝人之姿,为举世不为之学”。这反映了明末清初

A. 世俗文学不断兴盛    B. 西学东渐动摇统治思想

C. 理学遭到彻底否定    D. 学风日益崇尚朴素求真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八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 “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由此可见《红楼梦》

A. 宣扬了佛教轮回的思想主旨    B. 吸收了基督教的某些思想

C. 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    D.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

A. 君主权力需要限制    B. 主张推翻君主专制

C. 主张废除宰相制度    D. 主张建立内阁制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3955/68464) 首页 上一页 43950 43951 43952 43953 43954 43955 43956 43957 43958 43959 4396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